星巴克咖啡名声可谓家喻户晓,特别是在城市高档的商场,高端的写字间附近,是时尚年轻人和白领的钟爱产品。
独自一人坐在星巴克的咖啡厅,手捧一本书,桌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是一种时尚高端的生活的体现。
但关于星巴克的起源和logo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下。

名字的起源
上世纪70年代,西雅图的三个年轻人:英语教师JerryBaldwin,历史教师Zev Siegl和作家Gordon Bowker,他们想把最好的咖啡带到西雅图,于是决定在当地开一家出售咖啡豆的商店,主要是销售咖啡豆。

但关于店名大家一致认为小说《白鲸记》中那位处事冷静,极具性格魅力,同时又嗜爱咖啡的大副斯达巴克(Starbuck)非常符合他们产品的定位。

同时也会使人感受到浩瀚海洋的冒险精神与浪漫并存的气息,又体现了早期咖啡商人遨游四海寻找优质咖啡豆的文化起源。
所以给店取名字Starbuck,这也是早期星巴克的企业文化根基。

星巴克第一家店
有了店名,就得有一个店的标志,也就是logo。
1971年由西雅图年轻设计师泰瑞·赫克勒从一幅16世纪斯堪地那维亚的双尾美人鱼木雕图案中得到灵感,她有赤裸R房和一条清晰可见的双重鱼尾巴。于是将这个图像加上咖啡色的背景和单词组成了最早的星巴克logo。

平台要求处理图片
但星巴克走上商业化,并发展壮大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并不是因为初创的三人,而是霍华德·舒尔茨。
1987年,霍华德·舒尔茨收购星巴克,并开出第一家销售滴滤咖啡和浓缩咖啡饮料的门店,使星巴克不仅销售咖啡豆,还销售咖啡饮料,从此带领公司跨越了数座里程碑。

霍华德·舒尔茨
1992年6月,星巴克作为第一家专业咖啡公司成功上市,迅速推动了公司业务增长和品牌发展。1999年星巴克在北京国贸开出香港六合彩开奖直播 大陆和华北地区第一家门店。
很多朋友可能发现了,起初星巴克的logo与现在的差别很大,关于logo的演变也比较有趣。
星巴克logo的演变

霍华德·舒尔茨收购星巴克后与自己所创立的每日咖啡合并,所以换了第二版的新商标,沿用了原本的美人鱼图案,但做了很大变动。
第二版美人鱼不再赤身l体,而是变得更加含蓄。
从最初的坦胸露乳和露出肚脐,变成了用波浪的头发遮挡l体,以及模糊了双鱼尾,同时颜色也改为了深绿色,但肚脐还是保留了下来。

1987
因为当时的顾客们反映,星巴克的标志过于写实、大胆,具有攻击性和X引诱的成分,比如张开双腿般的美人鱼尾,姿势与意境都充满X暗示,十分不雅观。
同时,他们把商标颜色改成代表每日咖啡的绿色,就这样融合了原始星巴克与每日咖啡的特色的商标就诞生了。不得不说这样的改动对于星巴克的推广宣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然原始的logo真的是有些少儿不宜。
1992年logo整体只是稍作改动,去掉了肚脐,整体看上去看不出l女,反而给人一种遐想。

1992
2011年美人鱼变得更加含蓄了,从全身像改到半身像,并且去掉了四周的文字跟圆框,整体看上去更加的简洁大气。

2011
这次改动还引发了许多网友与设计师的不满或调侃,认为性感的美人鱼怎么可以没有裸露,于是网友为它设计出了背面,以满足大家对美人鱼背面的好奇。

很多人认为如今logo已不能体现最初星巴克咖啡的意义,尤其是图案的象征性,没了丰满的X部、L体与潜在的性感引诱,那就不是原本的它了。
但星巴克的第一家店至今还保留着最初的logo,使得人们慕名而来,这里每天都排着长队购买咖啡。


那么星巴克Logo上那条美人鱼到底是谁呢?
这条双尾美人鱼叫做海妖塞壬,最早的出处来源于希腊神话。

荷马史诗中《奥德赛战记》中记载,女神喀尔告诫奥德修斯,当他们通过欲望之海时,海妖塞壬会发出婉转曼妙的歌声引诱路过的航海者,致使航船触礁沉没大海,奥德修斯就用蜂蜡堵住其他同伴的耳朵,并将自己绑在桅杆上,克制了自己的欲望,度过了危险海域。

海妖塞壬最初的描绘是半人半鸟,后来演变成双尾美人鱼,因为西方文艺创作者有喜欢借鉴希腊神话的传统,所以它在后来的文化与绘画作品中常常出现,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文化符号。

海妖塞壬最初出现时多是文字描述,缺少具象化的形象,而双尾长发美人鱼的具体形象第一次出现在意大利裴萨罗的奥特朗托大教堂的镶嵌地板上,这副图案创作于公元七世纪的拜占庭时代,意在提醒人们抵制诱惑,不要偏离自己的道路。

海妖塞壬也成了西方文化中性、爱、欲、诱的象征之一。
而星巴克选择海妖塞壬是想体现“星巴克咖啡像海妖塞壬的歌声一样诱人”还是提醒人们抵制诱惑,走自己的路那就不得而知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